据尼媒消息,当地时间 11 月 9 日凌晨,尼日利亚昂内多功能码头(OMT)的泊位上,一艘蓝色巨轮缓缓靠岸 —— 这是MSC 多琳 V 号,首艘从中国及远东地区直航该码头的货轮。这场 “首航” 不仅刷新了尼日利亚东部港口的航运纪录,更让中尼及远东与西非的贸易链路,变得更快、更省、更稳。
先看 “主角”:这艘货轮有多 “能装”?
作为地中海航运公司(MSC)“伊洛科航线” 的核心船舶,MSC 多琳 V 号的参数相当 “硬核”:
载箱量达5089 个标准集装箱(TEU),是尼日利亚东部港口有史以来停靠的最大集装箱船之一;
总载重 6.8 万吨、船长 294 米(相当于 3 个足球场连起来),甲板上可整齐堆叠近 10 层集装箱;
挂利比里亚旗,从中国及远东港口出发,直航无需经第三地中转。
△ 昂内码头团队与 MSC 多琳 V 号船员合影(左起:OMT 首席运营官 Jim Stewart、MSC 尼日利亚东部经理 Oscar Aguocha、船长 Nithiyakumar Kartiban、OMT 总经理 Nicolo Scannavini、OMT 商务经理 Charles Okogbue、安全物流负责人 Ayodele Olatubosun)
直航到底有多 “香”?这些好处太实在
“以前从中国运货到尼日利亚东部,要先到拉各斯或其他港口中转,光等待转运就要 10-15 天,运费还贵 20% 以上。” 一位当地贸易商说。而这次直航,直接解决了这些痛点:
1. 时间砍半:40 天就能到,比之前快 20 天
MSC 尼日利亚区域经理 Oscar Aguocha 透露,这条直航航线将中国 / 远东到尼日利亚东部的运输时间,从原来的 60 天以上,缩短至 40-42 天。对需要生鲜、电子元件等时效性货物的企业来说,相当于 “供应链提速一半”。
2. 成本下降:省掉中转费,企业更有竞争力
OMT 总经理 Nicolo Scannavini 算了一笔账:“直航砍掉了中转环节的仓储、装卸、滞港费,企业的货运成本能降低 15%-20%。而且大船的‘规模效应’更明显,运的货越多,单箱成本越低。”
3. 可靠性提升:不用再怕 “中转延误”
以往货物经第三地转运时,常因港口拥堵、单证衔接问题延误。现在直航 “一站式到港”,货物直接卸载,企业能精准规划生产和销售,不用再为 “货什么时候到” 焦虑。
为什么说这是 “游戏规则改变者”?
对尼日利亚乃至西非贸易来说,这次直航的意义远不止 “少等几天、少花点钱”:
非石油贸易要发力:尼日利亚一直想摆脱对石油出口的依赖,直航能让当地的农产品、手工艺品更快运往中国,也让中国的机械、家电更便捷地进入西非市场;
东部港口 “崛起”:过去尼日利亚的货运多集中在拉各斯港,导致拥堵严重。昂内码头的直航服务,能分流拉各斯的压力,让东部成为新的物流枢纽;
市场增长有底气:MSC 透露,尼日利亚东部市场的货运需求同比增长 27%,直航航线正是为了匹配这种增长,吸引更多全球航运公司关注西非。
△ OMT 总经理 Nicolo Scannavini(右二)与团队在 MSC 多琳 V 号前合影
昂内码头:能接住 “大订单” 的 “实力派”
这次能迎来首艘直航巨轮,昂内码头(OMT)的硬实力是关键 —— 它由国际集装箱码头服务公司(ICTSI)运营,是尼日利亚东部的 “物流王牌”:
能处理区域内最大的无吊具船舶,设备经过多次升级;
堆场面积大,货物疏散速度快,避免 “到港难卸”;
服务覆盖尼日利亚近海能源业,以及南南、东南地区的进出口市场,之前就靠高效运营吸引了不少国际客户。
不过,OMT 也有 “小期待”:总经理 Scannavini 呼吁尼日利亚港口管理局(NPA)加快昂内港的航道疏浚工程,“如果能建第二个转向池、加深航道,未来还能停靠更大的货轮,进一步巩固枢纽地位。”
结语:直航背后,是中尼贸易的 “新机会”
从中国港口到尼日利亚昂内码头,MSC 多琳 V 号的首航,不仅打通了一条更高效的海运链路,更让我们看到中尼贸易的新可能 —— 或许未来会有更多直航航线开通,更多西非商品通过这条链路进入中国,也让 “中国制造” 更便捷地服务西非消费者。




